Hotline: 1800-336-5855
Hotline: 1800-336-5855
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,包括中药材、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。中药在清朝以前称为本草、生药等。
因植物类药占中药的大多数,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,另外包括部分动物、矿物也会入药,有时需经过简单的加工而合成,例如青黛、阿胶。
水煎药是将药材浸泡后放入陶锅,加水煎煮后过滤而成。
为了充分发挥药效,某些特殊药物需采取先煎、后下、包煎、烊化和冲服等方法来服用,像矿物和贝壳类药,如:龙骨、牡蛎须先煎; 气味芳香具有挥发药性的,应避免煎煮时间过长,就需要后下以免药性全部流失掉,如薄荷、荆芥穗、藿香。非常少部分单味中药可以直接磨粉食用或是加入已经煮好的水煎药,例如:珍珠粉,也称“生粉”。
煎药、药丸及药粉并无高下之分,而是依据不同的状况给予适合的服药模式。
目前使用的科学中药制作程序则与水煎药一样,经过煎煮萃取有效成份,再浓缩制成方的科学中药,安全有效方便携带,大众接受度很高,对多数疾病治疗已足够。在某些重病或是疑难病症时,选择水煎药会更适合,医师会根据病人情况与体质开出最合适的剂型。水煎药材可选择的中药药材种类多、药力强、疗效好、吸收好,还可随时根据病患的体质和病情的变化做出加减调整,使中药更快速的发挥作用。
砂锅最佳,其次是陶瓷及不锈钢锅均可,切忌使用铁锅、铝锅及铜锅。
草药些微清洗后,加入足量的冷水(浸过药面),浸泡30-60分钟,浸泡用水不必丢掉,直接煎煮。
第一遍用水量,以将药材适当加压后,液面淹没过药材约2厘米为宜。第二遍水量可少一些,头煎结束后,将药汁滤出,重新加冷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.5-1厘米,如煎煮过程中发现水少,则只能加适量沸水。
一般一帖药材,分两次煎煮。第一煎先用大火煮沸后,再用小火煎煮20分钟。煎好趁热过滤药渣,倒出药水。第二煎先用大火煮沸后,再用小火煎煮15分钟即可,煎好趁热倒出与第一煎混合,使浓度、药性均匀。
*特殊煎法:
先煎:增加药物溶解度或是降低毒性,一般先煎煮20分钟。 如:鳖甲、龟粄、石膏、龙骨等。附子先煎煮约30-60分钟(降低毒副作用)。
后下:减少挥发油的损耗及成份被破坏,煮好前3-5分钟才将药物加入药液中。 如:藿香、佩兰、薄荷、大黄等。
烊化:含有大量胶质或黏性成份多的中草药,在加温后会快速溶解。 如: 阿胶、鹿角胶、龟板胶。
冲服:直接冲泡服用,因有大量挥发性,故不宜入锅。 如:川七(研粉)、肉桂(研粉)
可根据医师指示服用,通常分饭前、饭后、睡前。一般药物宜在饭后一小时服用,滋补药物宜在饭前服用,对肠胃刺激作用者宜在饭后服用,安神药物宜在睡前服用。
服药期间避免服用生冷、油腻及辛辣之品,以免影响药物吸收。如服有其他药物,间隔30分钟以上。服药期间如有不适,可先停药同时咨询医师,告知服药反映做适当调整。
请遵循合格中医师的处方,请勿乱服未经医师指示的中草药。
中药上千种,很难掌握每一味药的品质,建议选择有信誉中药铺、合理炮制、无化学添加、使用正货,方能确定中草药来源安全。
马光提供送货到府服务,由合格中医师开出的处方,将同步传送至黄耀南中药行进行按方抓药,您可选择至分院领取,或是透过物流送到您府上。